有人將中東比作一個大染缸,裏麵有各種顏色的顏料,在交界處各種顏料會發生衝撞和重疊,而美國就是一根攪拌這個染缸的大棍,因為美國的摻和,整個中東地區都變成了一鍋亂粥。美國進入中東找的借口還是很好聽的,“打擊,維護世界和平”,美國儼然把自己當成了“世界警察”,要“伸張正義”,但是美國的行為卻與他們的口號相悖。
敘利亞內戰8年,誰都知道是美國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著境內的庫爾德武裝分子,這才導致敘利亞遲遲得不到統一。而現在,美國又將目光轉向了伊朗,想要對伊朗大做文章。美國對伊朗和對敘利亞不同,對付敘利亞時,美國是充當著背後操盤手的角色,自己幾乎不費一兵一卒,卻把敘利亞攪得天翻地覆。而對伊朗,美國則是親自上陣,從去年單方麵宣布退出伊核協議開始,美國直接宣布對伊朗進行經濟製裁,而就在本月2日,美國開始了對伊朗新一輪的經濟製裁。
美國主要針對的是伊朗的石油,因為這是他們的經濟命脈,美國先是警告全世界不能進口伊朗的石油,否則將受到同樣的懲罰;隨後又派遣航母、轟炸機、海軍陸戰隊趕赴波斯灣,想要封鎖伊朗的海上通道,讓伊朗一滴石油也賣不出。伊朗為了解決這一困境,宣布暫停履行伊核協議的部分條款,比如停止濃縮鈾和重水的處理,這也就相當於是變相在說可能會重啟核武研製計劃。
美國對伊朗的態度當然不能忍,很快就公開發聲:不排除對伊朗使用武力。美國目前停放在波斯灣的航母一方麵是監督石油運輸,另一方麵就是對伊朗進行武力威脅,一旦伊朗有任何異動,美國可能就直接攻擊伊朗本土了。那麼我們來理性分析一下,美國針對會對伊朗動手嗎?
多數人認為是不可能的,伊朗完全就是一塊鐵板,美國如果要打,伊朗隨時奉陪,打盡國內最後一顆彈藥也不會投降。關於美國不會真正動手的原因,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麵來說。
第一,伊朗擁有8000多萬人口、50多萬軍人,國內還有著威力深不可測的反艦彈道導彈,美國如果硬上可能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;第二,戰爭的不確定性太大,美國也不敢百分之百保證結果就是自己想要的,並且戰爭對人力、物力、財力的消耗太大,會大大削弱美國的實力;第三,美國現在明明有更好的方法,就是一直跟伊朗僵持著,拖垮他們的經濟,讓伊朗一直處於這種困境中,沒必要實槍實彈上陣;第四,俄羅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