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固邊興邊富民工作:山鄉美如畫 生活甜如蜜

翻過海拔4500米的波拉山口,一路下降至海拔不足3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勒布溝,繼續前行,便到了山南市錯那縣麻麻門巴民族鄉麻麻小康村。

“我們全村的房子、道路、綠化都是統一規劃好的,水、電、路、網設施都配齊了,現在村裏人辦起了農家樂,發展鄉村旅遊業,旺季時房間都不夠住。別看我們這裏是邊境村,但家家生活富足,配套設施齊全,生活不比城裏差。”麻麻小康村村民平措加央告訴記者。

西藏是我國重要的邊疆民族地區,邊境線個邊境縣。建設發展好邊境縣,對於推動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。

近年來,自治區啟動邊境小康村建設項目,位於阿裏地區日土縣南部的甲崗村也是項目實施地之一。甲崗村距離縣城79公裏,從村莊往西80公裏可達邊貿點獨木契列,是典型的邊境村莊。

以前,甲崗村住房條件較差、交通不便。2014年,阿裏地區統籌各方資金1億餘元,啟動了甲崗邊境小康村建設,實施92戶民房及配套設施建設,全村群眾從此告別了土坯房,住進了通水通電通網、麵積上百平方米的新居。

如今,走進甲崗村,現代化村居景象撲麵而來——平整的水泥路四通八達,路燈整齊排列,村裏還配套建設了設施齊全的幼兒園、寬闊大氣的村民廣場、功能完善的村委會活動場所,這個西部普通的小村莊正以嶄新的麵貌闊步新征程。

“這套房子家裏自籌了7萬元,其餘都是國家投入。托國家的福,現在,村裏家家戶戶都蓋了新房,大家掙錢的門路也多了,我兒子就在附近的砂石場打工,每年掙不少錢,加上政策性補助,現在大家都不愁吃不愁穿,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美。”今年60歲的次傑拉姆樂嗬嗬地說。

“要加強邊境地區建設,采取特殊支持政策,幫助邊境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、解決後顧之憂。”習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,為新時代西藏邊境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、提出了具體要求,也為西藏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。

邊地不富,則邊疆不穩,國防不固。自治區強邊工作會議強調,要紮實推進邊境建設,提升邊民生活水平,不斷壯大守土固邊力量。

巴桑次仁是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玉麥村黨支部書記,也是玉麥發展變化的見證者。

由於山高路遠,人口稀少,玉麥直到2009年,才引溪水修建了一座小型水電站,結束了不通電的曆史,但仍然會時不時停電。2018年2月,國網山南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將10千伏的輸電線路接入玉麥鄉。“從小水電到大網電,村民再也不用擔心電器被燒壞,鄉裏的通信基站也能穩定運行了,美好生活越過越幸福了。”巴桑次仁說。

電力的改變隻是玉麥民生改善的一方麵。隨著小康村建設和旅遊開發的推進,現在玉麥鄉人均居住麵積達40平方米,年人均純收入達3萬餘元,不少村民開起了家庭旅館、小賣部、快遞站等。

基礎設施健全帶來的便捷生活,讓玉麥鄉的吸引力更大。2019年4月,47戶外地居民搬遷到這裏,玉麥鄉的戶籍人口增至191人。

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底,西藏624個邊境小康村全部建成,派墨公路全線貫通,邊境縣城全部建成標準化供水廠和生活垃圾填埋場,21個邊境定點幫扶開始實施,邊境發展穩定進入新階段。

一直以來,西藏各族人民始終把習關於治邊穩藏重要論述銘記在心中,落實在行動上,守護好祖國邊疆的一山一水、一草一木。

近年來,林芝市察隅縣著力推進邊境地區小康村建設,將全縣邊境行政村全部納入規劃,重點完善道路、水電、通訊等基礎設施和民房修繕、庭院改造、村容整治等安居設施,改善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條件,提升文化、醫療等公共服務能力。

在邊境小康村建設過程中,林芝市察隅縣注重產業和基礎設施“雙發展”,積極鼓勵邊境百姓依托資源區位優勢,大力發展特色鄉村產業。

同樣是邊境村的察隅縣下察隅鎮沙瑪村,與雪域高原其他大部分地方不同,這裏有綠樹、流水、瀑布,山上植被茂密,氣候宜人,是天然的大氧吧,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資源。但是,由於地理位置偏遠,過去群眾生活比較困難。“這裏以前項目少、資金少、村民收入少,是遠近聞名的窮村。”沙瑪村村委會主任紮西朗宗說道。如今,沙瑪村的特色養殖等各種項目搞得如火如荼。

從沙瑪村村委會所在地繼續向河穀地前行一段,一片更加寬闊的平原地帶出現在眼前。數十名村民正在暖陽下勞作,一大片已栽種好的突尼斯軟籽石榴樹苗,在微風中搖曳展姿。這片氣候宜人、土壤肥沃的好地方,正是下察隅鎮沙瑪村突尼斯軟籽石榴種植基地。

51歲的村民瑪珍,已在這裏工作了幾個月。她說:“每天在家門口工作就有200元的補助,等石榴結出果賣出去,村裏還會分紅。”

強邊建設,鼓起來的不隻是邊民的腰包,愛國固邊意識也極大地提升。大家爭做神聖國土守護者、幸福家園建設者,如格桑花般紮根祖國邊疆,守衛神聖國土,用實際行動回報黨中央的關心關懷。

在日喀則市定結縣邊境小康村哲圭村,村寨上空那一麵麵鮮豔的五星紅旗尤其引人注目。而這樣的景象,在定結縣其他邊境村隨處可見。

“我們現在的好生活是黨和國家給的,我們腳下的土地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土地。不光是我們,就連我們的下一代都知道要堅決守護國家的領土。”巡邊員、哲圭村村民紮西說,他每天的任務就是用腳丈量這片土地。

群眾在邊境一線地區生活,不僅有熟悉邊境的優勢,而且有守護家園的天然情感,是守邊固防的原生力量。

如今的西藏,邊境地區發展如火如荼,邊民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,愛國守邊意識深深紮根在每一位雪域兒女心中。守護好祖國邊疆,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,以興邊穩邊固邊的紮實行動,譜寫好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西藏篇章。
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
西藏持續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爭取創建2至3個區級區域醫療中心

持續加大先心病患兒篩查救治力度,明確區內外定點救治醫院、診療方案、救治流程、救治費用等相關政策。[詳細]

德吉央宗,2021年4月擔任朗縣聶村黨支部兼駐村工作隊隊長。[詳細]

天津1月14日新增39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本輪累計確診病例181例

發表回複

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*標注

Baidu
map